
中人欲嘔到中人欲醉
在牀底一個角落發現一瓶酒,記不起也猜不到是甚麼酒,事關前後招紙都是德文,只記得在奧地利一家酒館即興買下。從酒色判斷不是威士忌和拔蘭地,但沒理由是砵酒,因為只會在萄葡牙波圖買砵酒。
利用Google翻譯軟件,只能譯出啤酒花和香草的字眼,但始終沒說明是哪種酒。死死氣拍攝照片傳給遠在奧地利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是「香草類酒」。打開瓶塞,一陣藥味攻上來,一點也不討好,甚至奇怪為甚麼有人釀製這些酒,即使有人識得欣賞,也只會是小眾口味。

莫非歐洲人都愛這樣?想起曾到訪阿爾卑斯山脈的森林獵戶,他們撿拾老樹果子,拆出果仁釀酒,若不是看到一列排開十幾瓶酒,不會知道世上有那麼多可食用或可釀酒的果仁。買過幾瓶松樹、杉樹等果仁自家釀製的酒,雖說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但始終覺得酒味有點怪,飲了幾啖已不想再下嚥。
不過,飲食的好奇心實在太大,所以在外地一遇上稀奇古怪的酒,若果不太貴,依然都會買一瓶,然後等待有閒情逸致時嚐嚐是甚麼味道,因為只有飲兩啖才是品酒試酒的不二途徑。
這瓶香草酒賣十多歐羅,一啖已覺得很難頂,正想悄悄的丟到垃圾桶,忽被一位年輕人發現,一手接過送到鼻子前用力一索,然後眉頭一縐,還以為他也受不住,怎料他呆想了一會,便把酒拿了去。
「Cocktail,試吓!」十分鐘左右,年輕人捧一杯東西過來,原來用了那瓶香草酒調配雞尾酒。實不相瞞輕輕吮第一口時,抱着賊佬試砂煲的戰戰兢兢心態,還慌死呷得太大啖會作嘔。不過,淺嚐一口,馬上大啖灌第二口,沒想到味道大不相同,全不覺藥味,代之而是輕淡的香草氣息,當中有淺薄的酸意,但還有一種很曖昧的韻味,是甚麼呢?
年輕小子鬼馬的一笑:「烏龍茶啊。」其實主體是凍烏龍茶,榨少許新鮮檸檬汁,然後注入約兩茶匙香草酒,僅此而已。
淨飲香草酒,中人欲嘔,想不到配上台灣凍頂烏龍茶,澆幾滴酸咪咪的檸檬汁,竟然完全改變了風味,這就是雞尾酒的魔力。當然,年輕人天馬行空的亂撞,也撞出個驚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