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五感之旅 慈山寺佛系山林療癒
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加上疫情之下無法出外旅行充電,位於大埔慈山寺遂推出全新「山林療癒」活動,將日本及西方森林療癒概念,再結合佛法精要,透過大自然環境連結身心,達致療癒心靈。
負責帶領體驗活動的山林療癒陪伴員陳嘉偉說:「山徑全長約三百多米,途經五個重點位置,從觀音聖像旁邊穿過桃花叢,沿途可聽見樹上風鈴聲。然後經過『行深般若』石碑及祗陀院,利用四肢觸碰地面、泥土和草地,感受每一個步伐和自然環境。沿小路繼續行至明鏡臺,透過與樹木傾訴及擁抱,會有一種被安慰的感覺。」
參加者繼而穿過桂花徑,執拾地上樹葉到達終點站亦非臺,分享個人感受後,將樹葉回歸自然,象徵生命循環不息。
慈山寺秘書長倪偲瀚說:「今年初寺方開始構思活動,目的是參加者以交流方式與大自然溝通,鼓勵靜下來認識身邊生物,用直覺或五種感官建立個人體驗。而山林療癒是透過行禪,借助寺內花草樹木,為大腦製造寧靜的空間,釋放生活及工作壓力。」
「山林療癒」體驗活動將於七月下旬進行公開招募二百位陪伴員,期間作培訓,九月才開放讓公眾報名參加。倪偲瀚說:「陪伴員協助參加者打開五官大門,因為大自然才是治療師。」

慈山寺推出「山林療癒」活動,山徑全長約三百多米,途經五個重點位置。

倪偲瀚認為,透過行禪及借助花草樹木為大腦製造寧靜的空間,可釋放生活及工作壓力。

陪伴員協助參加者打開五官大門,希望參加者與大自然溝通,建立個人體驗。

慈山寺現有四位山林療癒陪伴員,均獲美國森林療癒嚮導協會的資格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