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掛綠遺憾
老朋友從手提袋中珍而重之掏出一個小盒塞過來,湊近耳邊說:「增城來的!」聽到增城兩個字,連忙認真看看小盒,「掛綠」兩個字特別搶眼。實不相瞞,心裏的確甜了一下,畢竟平生只吃過一次掛綠荔枝,而且已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只記得吃了兩顆,但味道如何居然無法記起來。
當年因一場荔枝拍賣會,掛綠之名重新引起人的注目,因為產自全世界碩果僅存的掛綠母樹的一顆荔枝,以五十五萬五千元人民幣成交。這棵有四百多歲的老樹在增城西園,由於只此一棵,據說有專人看守。由於每年都長出的荔枝不多,物以罕為貴造就天價。

聽意大利橄欖園園主說過,年輕的橄欖樹生的果實,榨出來的油味和油香遠不及老樹,現存老樹不多,所以老樹橄欖油售價特別貴,究竟掛綠荔枝是否也是這個原理,要吃過比較過才知,但自知沒此緣分。拍賣成交天價是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當時正巧身在內地,一位國內朋友剛巧有一袋掛綠,對方慷慨贈予兩棵。別說忘了是甚麼滋味,即使記得也應與母樹的貢品級數不同吧!
荔枝的品種很多,但古來有「荔枝三傑」之稱,是指筆村糯米糍、羅崗桂味、增城掛綠,糯米糍和桂味年年都吃,但不知緣何掛綠在港極罕見。現代農業科技發達,接枝栽種新品種早已有之,掛綠毫無疑問可以世代相傳,所以不會懷疑這小盒掛綠是冒名的,只是不知道是接枝接枝再接枝接了多少次而生出來的果實。
小盒內只有兩顆荔枝,令人更覺是珍品。掛綠之名是因為荔枝殼上有大半圈淺綠色,似一條綠絲帶掛在嫣紅的荔枝上,但這兩粒「掛綠」,連丁點綠的痕迹都沒有。捧着這兩顆珍品,誠心品嘗,竟然有一點酸,果核亦不細,結論是連一貫被視為低等級品種的「槐枝」都不如。當然,這兩顆掛綠之不濟,不代表掛綠已今不如昔,或許只是我個人時運低。
幸好,中國龍近年找到一個品種「桂花香」,老闆海哥剛送來兩斤,報復性一口氣吃下十二顆,才能對沖掛綠的遺憾,桂花香沒有桂味殼棘手,但同樣細細粒核,甜度在糯米糍與桂味之間,但比糯米糍多一分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