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變種病毒
天水圍有三母女確診英國變種Alpha病毒,屬不明源頭。深圳就有10多個都是有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感染。據報基因排序同三母女病毒不同,不過我都未能證實真的無關,要小心找出傳播鏈接觸者。
傳聞女患者家中一包鱷魚凍肉包裝驗到有新冠病毒,但17歲確診者說她曾打乞嗤噴嚏在鱷魚肉包裝上,所以要查清楚,是否包裝先受污染才被賣去到病人手上?抑或是17歲病人的飛沫污染了那凍肉的包裝?我們都要像醫家偵探,找出隱蔽傳播鏈。
另一方面,世界衞生組織將變種病毒重新命名,似乎未想清楚,便弄巧反拙,更不太尊重亞洲非洲文化。我們大部分國家不懂希臘文,印刷文字系統很難套入希臘字母,新聞報道變得格格不入,甚至乾脆不提,因此民眾不能了解,公眾教育更難。

世衞說是減低標籤歧視!但其實很多變種已經在很多國家出現,看不到有標籤歧視的實際問題。真是庸人自擾。每一年的流感預防疫苗都有三四個品種,顯示最流行性感冒病毒株的地方和年份,所以每年生產兩次流感疫苗都有標籤三個流行的地方,從來沒有國家或城市投訴被歧視!
實際上希臘字母都只不過24個,但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會時常變種。現在已有很多變種,當中的四種「關注變種」variants of concern,即係:
英國變種(B.1.1.7)叫做Alpha;
南非變種(B.1.351)叫做Beta;
巴西變種(P.1)叫做Gamma ;
印度變種(B.1.617.2)叫做Delta。
更有興趣的變種(variants of interest),例如:Epsilon(B.1.427)和Lota (B.1.525)都在美國首先出現,Zeta(P.2)也在巴西首先出現,Theta(P.3)在菲律賓首現,Kappa(B.1.617.1)亦是在印度首現,還有新聞也報道過在越南,在日本,在智利等,隨時超過24個希臘字母,還有很多將會出現,到時必須又找另一個命名系統,世衞為甚麼只為假設性的偽命題去自欺欺人,自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