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1 年 06 月 15 日

陳以誠醫生

陳以誠簡述:資深兒科專家,港大醫科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及愛丁堡取得專業資格。過去十多年曾為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及其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和醫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愛健慈善基金主席,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董。

齊打疫苗防第5波

二○二○年一月香港開始面對新冠疫情以來,香港人都受到不少打擊;但,香港人對抗疫措施其實都有不錯反應。
還記得去年二月世衞和英美專家都不認為要戴口罩。當時香港政府也跟隨世衞組織建議,特首在記者會曾不許高級官員戴口罩,「即使戴了也要除下口罩」,但是香港醫學會覺得科學上有證明,正確戴口罩加上洗手或酒精潔手防疫,真的可防止新冠病傳染。所以建議市民繼續戴。港府後來都改正了,更立法強制室外戴口罩和其他防疫措施。市民真的齊心戴,以致香港曾經是世界的防疫典範。
回顧一年多的抗疫歷史:最初兩個月是由大陸傳入的第一波,之後復活節由外國返港,特別是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帶來第二波,接着是六月由外籍船員及機組人員(得以豁免檢測和隔離)將變種病毒D614G由的士輸入社區,碰上政府放鬆社交距離限制,容許父親節和回歸慶祝活動,引發第三波;然後,二○二○年十月到二○二一年四月底,是漫長的第四波,由尼泊爾回來的港人及其他入境人士,開始帶來病毒引爆不同群組的社區傳播。

 

 


期間經歷了四個波浪,每次都要有嚴謹措施去找出緊密接觸者,驗測和隔離,才能找出和斬斷傳播鏈。若有不明源頭個案,我們更緊張,因為可能有隱藏的傳播鏈,在社區蔓延。
但是我們不能自滿。台灣清零了二百天也突然淪陷。新加坡也突然爆發疫情,甚至機場入境檢測處和醫院都出現大型確診群組。兩地失守皆因豁免機師入境檢測和隔離!所以豁免檢測的入境貴賓及旅客(市民)就是最大機會帶回第五波的可能,我們不能鬆懈,最有效的防護,還是全民接種疫苗,產生社區免疫力。現在各地都可以疫苗接種記錄作疫苗護照。能夠旅遊也是個誘因。政府亦推出針後假期,以及鼓勵商人多些疫苗抽獎和消費優惠。
有市民不知自己健康狀況是否適合接種疫苗?筆者建議政府應提供二千元醫療券給所有接種疫苗人士,可以找家庭醫生作身體檢查。
數據顯示疫苗其實安全有效,嚴重副作用的機率根本很低,為自己健康和家人免疫,十二歲以上的家人應齊齊打針。
請大家信科學,不要信以訛傳訛的謠言和沒有根據的憶測。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