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科大過橋搞研究 張憶芹楊宇凡被除名
外國勢力一直否認煽動港版「顏色革命」,不過唔少蛛絲馬迹陸續浮現。美國經濟學會主辦嘅學術期刊《美國經濟評論》日前就爆出有西方資金曾僱請香港科大學生,以研究示威模式為名,有煽惑學生搞動亂之嫌。兩名負責研究嘅學者張憶芹及楊宇凡,隨即被大起底。
張憶芹喺一一至一九年間出任科大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一九年晉升為副教授,有指佢嘅研究項目多牽涉敏感政治及國家安全等議題,自一七年開始,佢一直獲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資助做研究,金額達六十三萬七千五百歐元。
有「大水喉」射住,張於一九年六月聯同一班學者發表《持久政治參與:社會互動與政治運動的驅動力》嘅論文,鼓吹持久參與遊行才能影響「政治」運動。論文刊出無耐,張就喺一九年九月離開科大,校方隨即喺一九年底去信要求研究團隊將「獲科大批准」嘅聲明從研究論文中刪去,但已跳槽去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出任副教授嘅張憶芹未有聽從,仍對外宣稱與科大嘅合作關係至二二年,動機耐人尋味。
至於經常與張憶芹撰寫多篇研究論文嘅楊宇凡David Yang,被揭不時喺社交平台發表「撐暴」言論。現為哈佛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嘅楊,研究題材唔少都涉及社會抗爭。

一九年九月離開科大嘅張憶芹,仍喺履歷上宣稱與科大嘅合作關係至二二年,動機耐人尋味。

楊宇凡被揭經常喺社交平台發表「撐暴」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