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21 年 05 月 29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不一樣的豉椒花蛤

近年只買花蛤而不買蜆,有一個印象是本地蜆火水味重,而且每次總有一兩隻是含滿污泥的死蜆,弄污了整鍋蜆汁,花蛤似乎沒有「鬼食泥」的情況。坦白說,不懂得蜆與花蛤是否同源不同種,只知花蛤的貝殼較薄較橢圓,顏色偏淺啡,論肉質也較鮮甜,更重要通常比蜆含沙量少,但價格較貴。
前人教落,把蜆或花蛤放在加了鹽的水中,放一把菜刀落去,浸十多分鐘,讓牠吐沙和吐出污物,按此行事的經驗,似乎頗有功效。烹煮蜆貝類,只要貝殼打開,差不多已五成熟,按那顆肉的大細多烹一兩分鐘便夠了,大原則是不要太熟,太熟肉質會很韌。

 

 


比較愛吃白酒煮的,用少許橄欖油爆香蒜頭,有時加點辣椒,落花蛤後蓋上玻璃蓋,大火焗之,甫見花蛤開蓋,即澆白酒再多焗片刻即成,酒香未散,肉質鮮嫩清甜。若果配意粉,那些花蛤汁都讓意粉吸索,意粉便更美味。
這天友人斌哥做一道豉椒炒花蛤,是久違的味道。小時候住旺角唐樓,對面馬路一列大牌檔,伙頭就在檔前爐灶煎炒煮炸,客人食乜餸大致都猜到,事關鑊氣很厲害,我們住在四樓,氣味和煙火升上來,令人神不守舍,有得聞冇得食是多麼折磨的事!看來這大牌檔的豉椒炒蜆和炒蟹甚受歡迎,因為我們每晚都飽嚐濃重的豉椒氣味。所以後來自掌廚房,從未以豉椒炮製花蛤。
斌哥做這道街坊小菜,比尋常花多何只一倍時間,他先把花蛤放落滾水鍋中烚,貝殼一旦打開便撈起,由於不想個別花蛤受火太長,所以兩斤倦蛤每七、八隻一堆逐批處理,工夫重複多遍。此舉除了保障肉質鮮嫩,還可以在烚的過程中讓貝殼碎首先甩掉,也篩掉壞死的。
當所有花蛤都開殼後,斌哥爆香豆豉、辣椒等料頭便炒花蛤,由於花蛤全部已開殼,一落鑊花蛤肉便立即直接吸收料頭的味道,難怪吃起來特別惹味。斌哥說,他不讓豉椒太搶味,所以豆豉只落十粒八粒,辣椒也很克制,但為甚麼吃來特別令人回味?
謎底揭盅,原來料頭裏有舊陳皮,是惹味兼回味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