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火機
「這裏有廁所嗎?」小麥急不及待走進小店便問。
「沒有但可以走到山後。這個山頭四周荒蕪很安全。」身材健碩、穿傳统藏袍的女店主用有操着方言口音的普通話一邊搬着貨一邊回應。
我們的車隊已走了八小時,黃昏時分停在小店旁稍作休息。那間在青藏高原公路旁的三百呎小店其實更像一間微型百貨公司。售賣商品繁多,由建築材料、汽車燃油、煙、酒、食物、煮食油以至文具也有,一應俱全。但最特別的是店內收銀枱後小木牌寫着「貨幣找換」,也弄不清誰會光顧這個離國境甚遠的小店會需要用到這項服務了。
我幾個隊員走進小店後便歡天喜地搜購着各種零食、汽水。其實在四千多米的高山上大夥兒都沒多大胃口,加上幾天不斷的長途車程更令大家都不願多說話。但走進店後一團人一見那些其實也不太吸引的零食卻愛不釋手,走在前枱等待付款時更七嘴八舌、大聲地說着廣東話及英語,一時間把小店弄得熱鬧起來。
「你們從哪裏來?」獨自在這荒蕪之地經營小店的中年女士並沒有殷勤的服務,只是自顧忙碌地收拾東西。但當我為小隊付錢時,她問。
「來自香港的大學生。」我在喧嘩吵鬧中回應。女店主瞄了我背包插着的一支打火機後問:「你吸煙?」
「不是。一直都帶着備用,可用作消毒及照明,高原野外有生火,用來燒斷繩索也好。」我解釋。
「見你帶着一班「小大人」,我送這個給你吧!」女店主從櫃內把一個大得像一把火槍似、有成隻手臂粗的火機放在枱上,豪氣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