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睇風車飽嚐港產海鮮餐
正呷一口猴頭菰菜膽燉雞湯(見圖),是久違了的社交飯局滋補靚湯,畢竟疫情一年多以來,限於禁堂食令、限聚令、社交距離令,飯局活動幾陷於停頓,很多老朋友新朋友都只能神交,直至近月措施逐漸放寬,新知舊雨才有緣再聚。
從來都很珍惜這類借食之名的社交活動,既是朋情的滋養,也是增廣見聞兼話當年的時刻。就是呷那口猴頭菰菜膽燉雞湯時,坐在旁邊的老兄說想當年他的辦公室就在鐘樓之內,突然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這一口湯水特別甘甜。
事緣與這位中電策略規劃及法則事務總監陳創基談起中電在亞皆老街總部舊址,是我在培正讀書時常經過的地標建築,那棕色磚砌成的大樓本已十分突出,而那個老遠看到時間的大鐘,更令人難忘,與同學仔去慶相逢酒樓吃午飯也因鐘樓提醒免上堂遲到……沒想到陳兄當年竟在鐘樓之內,現在那裏已重新發展,但中電仍保留了鐘樓,而陳兄亦放眼港海東南九公里外的水域。

他沒有轉工,而是主力參與中電海上風力發電場的項目,而選址正是清水灣半島對開海域,未來會建十七座海上「風車」,生產的電力將輸往將軍澳區使用。說「風車」是一般人的說法,整座構築物專業正式名稱為風力發電機,風車葉有三支,因應風力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摩打產生電力。
當海上風力發電場落成,從清水灣半島可眺望像牙籤般高矮粗幼的風車,但坐船駛近便知風車一點也不細小,每座高二百七十米,是西九ICC四分三的高度,每一支風車葉長一百二十米,風車座的頂部就是車葉中軸連接的高空發電機,面積差不多兩個籃球場大,最難得是新的地基安裝技術毋須打樁及挖泥,施工時對環境影最少。
自從十年前日本「三一一」福島核電事故,全世界都思慮安全能源的問題,德國全力發展風能,事關風力發電是最潔淨而且最廉宜的發電方式,大幅減低二氧化碳排放。
大膽提議,如此宏偉風車陣,不妨開放其中一兩座同時作觀光用途,到時大家可開船前往之餘,亦可大吃港產海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