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凝仁遊訪 2021 年 04 月 29 日

陳英凝

陳英凝醫生,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兼助理院長、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全球衞生與人道醫學學部主管;遊訪全球衞生不同角落,分享人道小故事。

赤道上的醫院

「哪位才是病人呢?」小杜疑惑地問。發展中國家醫院常因人手不足,護理責任多由病人親屬負起。那悶熱的下午在病房內,除了一個吊着鹽水、躺在牀上的病者外,其他病人都到處走動,根本分不清誰是家屬、友人或病人。走進那十人普通病房,收音機正大聲地播着八十年代的歐美流行曲音樂,兩個赤裸的小孩追逐玩耍。
位於中非小國的區立醫院堆滿了病人,病房靠着一、兩個燈泡照明,病牀都生了鐵鏽、只鋪上薄膠牀墊,醫院有那區唯一的X光機和小化驗室,藥房存放了小量藥物。醫院人手極為短缺,幸有宗教團體無私地大力支持,一直為孤、老和無依者作服務。
「這是本城最好的醫院了,但若遇上疫症爆發,就恐怕應付不到了。」院長慨嘆。事實上鄰國這幾年已受盡伊波拉疫症的影響,若蔓延到境內,在完全沒有任何感染隔離設施的醫院內會一發不可收拾,後果嚴重。
當走過醫院內的共用廚房時,聽到婦女們在廚房內嘻嘻哈哈,便忍不住走進去一看。那裹沒有冷藏設備,泥牆上掛了多塊生山羊肉,蔬菜和水果。十多個赤着腳的婦女擠在只有幾個小天窗通風的泥屋內,正忙於為家屬準備晚餐。這班非洲婦女一邊唱歌一邊談天丶煮食。
身穿大紅黃花裙的向我們說:「有沒有興趣嗜一口?」另一位便把手中那煲用豆、番薯、栗米混合一起煮得像米糊的食物送到我們面前。米糊放在口中鹹中帶甜,人情味卻濃沃香厚,這班活在物資貧乏社區中與我們萍水相逢的人,善良生命力頑強。剛知道新冠疫情在那區爆發,但願遠方的她們在疫症中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