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山茶園 睡看懶人日出
生力農場位於台十八線,海拔一千二百五十公尺,四周高山環繞,氣候宜人,這裏是阿里山高山茶的原鄉,起伏綿延的翠綠茶園,提供茶料理、民宿、品茶等。
我中午到達,吃了一餐印象深刻的私房茶料理,每道茶均用了新鮮茶葉去烹調。
吃飽喝足了,老闆黃昶豪邀請我去參觀民宿。「茶園由我母親開始,已經經營了三十五年,我是第二代,但民宿和餐廳就是我自己開始的。」他不無自豪地介紹。
民宿是傳統的小木屋,一拉開窗簾,滿目盈翠,陽台前方是修剪整齊的自家茶田,遠方是鬱鬱蔥蔥的象山,面向為東南,每天太陽就在陽台的左方升起,「我們主打就是懶人日出!就是睡在牀上,睜開眼睛,你就能欣賞到阿里山的日出,於茶園之上!」
「剛好遇到採茶的時候,早上不用設鬧鐘,約六點半的時候,下面的茶田就很熱鬧了!但也要碰運氣,要遇到採茶的風景就很難,一年採收五次,每次兩天而已!比阿里山雲海還要困難!」

民宿前面就是無敵茶園景,一望無際。

黃昶豪示範採一心三葉,令我長知識。
參觀完民宿,終於到了最期待的得獎茶園開箱。
餐廳下方就是製茶工廠,黃大哥給每個遊客一頂草帽,我們一齊走出來,山坡上下都是生力農場的茶園。
「今年比較乾旱,茶葉長得比較慢,我們都在等下雨。」他指着這片茶田說:「現在看到這個茶的品種,它是金萱茶的品種,叫做台茶十二號,它的特性就是沖泡之後會呈現出一種牛奶的香氣。我們阿里山現在流行做紅茶,其實做紅茶的原料,就是原本做烏龍茶的原料。所以這茶葉除了可以做綠茶,也可以做紅茶的部分。像我們對面馬路,山上這邊的茶樹的顏色黑葉子比較多,那是烏龍茶。」
「現在採茶都是人手嗎?」「是啊!全人手的,採茶工人的工資為一公斤六十五元,那正常的速度的話,他一小時要採到十二公斤,在台灣的採茶工人主要構成是新住民,台灣人會採茶的通常都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年輕人都不肯做這麼辛苦的採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