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僱傭兵
似乎這裏的外國人都有帶着僱傭兵出外的習慣。真的有這需要嗎?」小杜問司機。
打從到達這中非赤道上小國下機的那刻,已感受到軍人政府的氣場。迎接車隊前後都各有一隊帶着AK47自動步槍、穿藍色迷彩軍服的僱傭兵護送着,就算途中我們要上廁所也要由軍人小隊守着,非常勞師動眾。
「這裏常遇上打劫、綁架、復仇。」車上說法語的司機輕描淡寫地回應,又再多補一句:「但帶着僱傭兵也是身份象徵。」
「這些僱傭兵看似很年輕。」我問。司機在倒後鏡望了我一眼後嘆氣:「是他們在這國家最好的出路了。」
那曾受多年戰火影響的城市基建簡單,樹木不多,差不多全都是紅磚白牆的平房,隨處可見用木板封着破窗户的樓房,房屋牆壁上清楚可見槍戰留下的子彈孔。城內除了少量商品廣告,都是國家領導人的照片和政府倡議的口號標語。除了幾條主要車路鋪上了石屎混凝土外,大部分都是燈紅泥路。市面雖然平靜,但在街上走動的人並不多。到訪那幾天正值雨季,車隊走在大雨中,那班年輕被淋得全身濕透的僱傭兵坐在露天的四驅車上,總是木無表情地抽着氣味怪怪的手捲煙絲。
「哼⋯⋯看!」我們到達據說是全城條件最好、建在山上的旅館時小杜說。我朝着她指向車窗的方向看到上山路口停泊了一輛放了兩顆對準旅館上空的「地對空」飛彈的卡車,守着我們所住的那個山頭。(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