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有幾多款台灣拌麵
不知道台灣產的麵條是不是這幾年才花款百出,還是只因近年吃過幾款尚佳的台灣麵,於是特別留意寶島的產品,總之每有驚喜。
本來已很喜歡吃麵條,不管是出前一丁的即食麵,西山製麵所新鮮空運來的日本拉麵,本地做的上海麵,老師傅䟴出來的竹昇雲吞生麵,759阿信屋平絕一方的台灣刀削乾麵,Aeon超市只賣五元的日本即食撈麵,都是所好。
對台灣麵的好感,緣自舒淇。總覺得舒淇很有味道,她為台灣KiKi拌麵賣廣告,恰巧在港找到相關產品。拌麵者,香港人的撈麵也。因為並非放湯,用附送的醬料拌麵,味道特別濃郁,所以分外惹味。亦由於這一次美味經驗,便開始了吃台灣拌麵的歷程。
雖說台灣近在咫尺,出口來港照計運費遠不及歐美來,但不管哪個台灣品牌,賣價與航程更遠的日韓產品不遑多讓,其實不算便宜,而且好奇怪的絕大部分是五個一袋,沒有散賣的。換句話說,萬一不合胃口,還要啃多餘下四個。
KiKi拌麵之外,最常吃的還有「曾拌麵」和「老媽拌麵」,這幾個品牌都各有幾款味道,有些更加是用刀削乾麵作為麵底。都吃過,都好吃。

這天友人送來一包台灣「香菜拌麵」,包裝袋印上一棵菜,不是芫荽是甚麼。吃過香蔥和乾蔥拌麵,芫荽倒沒吃過,似乎只此一家。香菜拌麵附上一包擔仔麵醬,以及一包香菜碎末。廠商特別標明,若果不愛吃香菜的人別加這包東西,喜歡更濃香菜味的則必加無疑。
仔細看完包裝背後密密麻麻的種種說明,覺得若果有人受不了芫荽氣味,根本不會吃這種香菜麵,因為即使不落這包香菜碎末,麵條本身就是麵粉和香菜粉搓出來,麵條一定有芫荽味。
麵條淥好,顏色非常之綠,似綠茶麵,但如此綠實在可疑,看到包裝袋面有一句才釋懷:「綠麵條為天然香菜粉製成,絕無添加色素。」急不及待夾起一箸,當然將整包香菜碎末撒下去吃,其實沒有新鮮芫荽獨特的嗆辣味,麵條上是淡淡的芫荽香。很不錯啊!
忽然有個念頭:從今起每星期試一款台灣拌麵。究竟當今有幾多款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