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斯拉大戰金剛
去了看首影,那是《哥斯拉大戰金剛》,這是一點六億美元的巨製,但戲中很多片段,還是讓人心裏暗叫:「咁都得!?」例如:Kong(金剛)到地心世界,無端端在「聖殿」裏找來一把巨斧(不知是否傳說中的盤古神斧);又或者,在我們那熙來攘往的維多利亞港上,竟然還見到舊式帆船。
但本片視覺效果還是一流的,讓人目不暇給,尤其是在航空母艦上,哥斯拉和Kong惡鬥的一幕,比起在城市中惡戰,橫掃高樓大廈和霓虹燈飾,無疑有新意得多,看着那些在航母上出擊,最新的F35戰機,飛來飛去與哥斯拉戰鬥,也滿足了我這個軍事迷。
但就劇情來講,就真的空洞無物,且很多不合理處,大部分角色都只是可有可無,純粹用來鋪墊出兩者出場,以及大戰連場。
但對於很多入場觀眾來說,能夠看到兩者大打一場,還有青馬橋、中銀大廈、政府總部作為背景陪襯,就已經心滿意足,不需要多講角色與劇情。

順帶一提,「Kong」力抗巨龍這一幕,且還要在香港,是否很有意象,引人遐思呢?但大家不要多心,劇情發展下去,橋段一轉,結局是Kong和巨龍轉為聯手,打敗一個由美國邪惡科技公司所操縱的大陰謀(當中還有日本人參與)。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可謂十分政治正確。
哥斯拉原本是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在一九五四年創造出來的怪獸,是日本電影史上最悠久、最有名的經典怪獸。當美國小朋友還是擁抱着唐老鴨、米奇老鼠、Barbie公仔、或啤啤熊的時候,日本兒童看的已經是把他們家園破壞得滿目瘡痍的怪獸。
災難和死亡,是日本漫畫中十分普遍的意象。這種災難意識,一方面源於日本地理上處於地震帶,歷史上飽受天災困擾;而另一方面,也因二戰時,死神從天而降,兩個原子彈先後掉下來,毀掉廣島、長崎兩個城市,成了日本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哥斯拉便是受輻射污染而生的怪獸。
在很多日本漫畫中,很多大肆破壞日本人家園的怪獸,也是從天而降,這也可說是日本人的一種集體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