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雅生活者
今年兩會期間,一位全國政協委員的一席話引起了輿論的關注。他說,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贏得未來的幸福,造福國家社會。
將優雅生活與教育、與學生聯繫到一起,感覺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我們都在默默倡導着這一理念。
這種優雅生活者,不是物質上的,更多是精神上、品德上的。在我看來,優雅的生活者,最重要是保有一顆歡喜從容的心,不在於物質的豐富甚至奢侈,而在於身心自在、不爭不氣、淡定從容。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都可以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首先,要善於發現美,並且能夠欣賞他人之美,對他人有包容心。第二,在行動上,也要注重生活的品位和細節,例如要對生活有美好的嚮往、有計劃、有夢想,相信滿懷這些正面的、積極的想法,即使面對困難,我們還是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克服,這樣才能把我們未來的工作與生活設計,創造得更加美好。第三,就是要發揮自身的力量,與人分享,給生活和他人帶來美的感受。
簡單而言,就是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應該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充滿正能量的人就是優雅生活者。
在教育事業上,把小朋友培養成「優雅生活者」,對社會未來發展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育政策的配合,透過課程的設置,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對愛國情懷、文化、藝術的教導,讓孩子讓小朋友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成就自己,培育高雅的情趣,真正走進生活,真正感受作為中華民族兒女的驕傲。

祝福大家都有一顆歡喜從容的心,活出精彩。

用生命影響生命,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