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生
「我來當翻譯吧!」我們正討論着應該由誰為團長和衞生部長當翻譯時,我身旁那高大、沉默不語約五十多歲的醫院院長突然用標準的普通話說。
布隆迪是非洲貧窮國。根據聯合國二〇一八年度人文發展指數,布隆迪在全球一百八十九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百八十五位,人均壽命僅五十點四歲。這個位於東非內陸、赤道南面的國家自然資源豐富,氣候受地勢高度調節境內雨量充沛,土壤都是深橙啡色,具備農業發展基礎,盛產咖啡、茶葉、糖和棉花等。但近年因氣候變化,水利未修而經常出現嚴重的河水氾濫。上世紀又因政治動盪和種族問題,經歷過多場種族屠殺事件,以致當地人均年齡都很年輕,但人民都佷友善、樂天知命。
會後跟這位能說四國語言的院長閒聊,才知道他在八、九十年代曾在中國雲南生活了九年,攻讀醫科。他憶述那段留學的歲月其實頗為艱苦,但在中國卻讓他避過幾場布隆迪的社會動亂,而在學期間還有機會到過八個中國省份旅遊,現在家裏每星期還至少有一天會自家烹製餃子和中國麵食,是同輩眼中的「中國通」。
「為甚麼當年沒有選擇到其他法語和歐洲國家留學?」我好奇地問。那是「一帶一路」倡議之前的年代。
「我考到的獎學金可容許選擇到比利時或中國留學。事實上那時候選擇到中國的留學生較少,但我想到二十年後,了解中國應該更有優勢。」他還補充:「我也打算把幾個兒子也送到中國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