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1 年 03 月 11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減量治療

醫生為病人處方時,一般不會考慮減少已由研究證實有效的藥物之劑量,除非副作用太多,但也需小心平衡,以免因劑量減少而降低療效。全球不同地區都在考慮改變新冠疫苗的接種方案,包括延長接種兩針之間的時間和不會為市民預留第二劑疫苗,希望藉此以最快速度為最多人接種,盡早為群眾提供最大保護。有關政府希望,當疫苗生產速度加快,屆時便有足夠的第二劑疫苗供應。
不過,這考慮或脫離了現實疫苗之產能及物流安排,因為疫苗生產速度預計在短期內不會大幅提升,加上全球要達到有效的群體免疫,需要有五十億人獲疫苗接種,但觀乎發展中國家的疫苗供應及接種進程,要達到目標數字相信十分困難。世界各地專家和世衞均指出,變種病毒已在人群中不斷傳播和進一步演化,成為重要病毒株,目前英國、南非及巴西已相繼發生此變種狀況,除非全球能同時達致控制疫情,否則新冠病毒仍有不斷傳播和變種的風險,無一地區能擺脫新冠病毒的困擾。
腫瘤科在過去數十載的發展中,不斷考慮加強治療劑量以達到更強療效,直至十多年前開始才考慮減低藥物劑量以減低副作用,但要知道可以減少的實質劑量,則需通過大量嚴謹研究證明不會影響病人病情才行。目前,腫瘤科仍主要通過使用副作用較少的新藥物,而非減低舊藥劑量去減輕副作用。典型例子之一是乳癌病人通過乳腺癌基因檢測(Oncotype Dx test)來評估使用術後輔助化療的好處,而臨床研究證實,中度復發風險的乳癌病人單用荷爾蒙治療,已可達到同時使用荷爾蒙治療及化療的最好效果,故無必要在治療方案中加入普遍令病人困擾的化療。

 

 


至於放射治療,由於現時使用的放射劑量是由過去數十載所累積的經驗而定,故甚少減低劑量,反而通過精準的調強放射治療來減低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所受放療之劑量,從而減低副作用。
患上鼻咽癌的智明正有減少藥物劑量的疑惑。年初,他發現自己頸部出現腫塊,家庭醫生發現智明的上頸淋巴位置有兩厘米的腫塊,雖無其他耳鼻喉症狀,但醫生知道上頸淋巴結腫大是鼻咽癌的常見症狀,於是立即安排智明接受內窺鏡及活檢,結果確診鼻咽癌。掃描顯示,智明的腫瘤雖小,但已影響兩邊的頸淋巴,於是轉介腫瘤科醫生跟進。
腫瘤科醫生解釋,腫瘤的遠轉移風險與頸淋巴受影響程度成正比,而遠轉移會影響的地方包括肺、肝和骨,這些地方都不能以放射治療處理,需要加上化療。這治療組合雖可達八成多治癒機會,但智明從網上資料得知這治療組合會帶來不少副作用,於是問醫生能否減低劑量。醫生指出,現時使用的放射治療及化療劑量都是經多年經驗累積,並無證據支持可以減少劑量而不影響療效。縱然如此,醫生着智明毋須擔心,因為近代使用的精準調強放射治療,已可減低腫瘤附近正常組織所受的放療劑量,故能減輕副作用,智明應安心接受治療,以正向思維對抗癌症,才是上策。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