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是同根生
老友見我在節目中介紹有根生菜,說她遍尋街市都找不到,只能安慰她是尋不逢時,皆因有頭生菜只在農曆年前現身,平常日子菜農不把它的頭砍下來才送出市場,即使菜販不嫌麻煩,買餸的人會認為有心呃秤。
年三十晚和年初二的街市很不一樣,小販都集中賣應節餸菜,甚至用來拜神供奉用品一整份備妥,連講意頭的「紅紙」也包羅在內,有根生菜就是其一。
有根即是連菜頭,寓意有頭有尾齊齊整整,依習俗拜神之外,也有人用有根生菜來「壓歲」,據說有辟邪驅鬼及保佑平安作用。到開年及開市,生菜更不可少,誰不想「生財」?
像芫荽,若拿來做湯必不除根,連年輕的營養師朋友都說芫荽的根最有益。有條民間偏方,是以連根芫荽和連根的蔥與薑煲水飲,以治初期冒感,實不相瞞,我試過好像有點功效,趁熱飲一大碗,然後淋大熱水浴,特別在頸枕位淋幾分鐘,再瞓一大覺,第二朝起身,撒一大泡尿,精神爽利,感覺上外感清了大半。

正因為這些坊間智慧,便懷疑有根生菜的根也有作用,怎料老人家一句塞過來:「生菜留根純屬攞個意頭咋,有鬼用!」
有根生菜是年三十晚在鴨脷洲街市菜檔買來,平日生菜只賣六、七元一斤,這天竟叫價二十四元,有根更要二十八元,別以為很貴便沒有人買,菜販應接不暇啊!若果說舉凡大時大節菜貴,當中又以豆苗是表表者,搶高過百元一斤是等閒事,豆胚更曾試過賣三百多元,未到中午亦已沽清。
怪不得小時候在農曆年前一星期,媽媽便開始籌備年夜飯和初二的開年飯,早三、四日買雞回來,綁牠在廚房一角,只給牠喝水,鯉魚則養在面碗裏,菜則在年廿八買,煮齋等物料更一早備妥,總之不會在年三十晚付高昂的代價買餸。
故意買了一棵有根一棵無根的,一齊下鍋,仔細去吃,是想比較一下味道。或許本是同根生,兩者沒有甚麼差別。不,嚴格來說是沒甚麼味道……這些年的唐生菜,總是那麼味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