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一定好過唔打
二○一九冠狀病毒病由去年出現本港首宗感染病例開始,已經持續超過了一年,在這段時間香港、以至全球都被疫情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經濟亦大受打擊。一年後的今日疫情仍然反覆,在第四波疫情下疫情仍然嚴峻。
新冠病毒傳染力極高,要在全球範圍消滅病毒,暫時唯一「斷尾」的方法就只有透過廣泛接種疫苗。現時全球不同地方已開始疫苗接種工程,截至去年尾全球接種的人數已經超過三千萬,為撲滅疫情帶來曙光。
政府早前已簡介了本港疫苗接種安排,很多市民心中仍有不少疑問。作為醫生我相信科學,再加上工作關係我花了點時間閱讀相關文獻。香港會引入的三款疫苗,滅活技術屬已有的技術,在不同疾病的疫苗中已採用。而新技術「mRNA」疫苗,兩款疫苗都公布了第三期的臨床數據,有效率都超過九成,如果與其他已有的傳染病疫苗比較,已經是非常有效。
那究竟「打,還是不打?」
當然,以上的問題最終決定為何絕對是個人自由,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情況考慮,再作出自己的決定,最重要是決定背後的理據是否理性。以我個人來說,既然臨床證據顯示疫苗的有效率不俗,回答以上的問題,我認為「打,一定好過唔打」。
政府成立了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為疫苗注射方面安排提供意見,會特別留意幾款疫苗副作用方面心情況。醫管局將會積極配合衞生署的疫苗接種計劃,亦已經在人手、資源及電腦系統方面做好準備,這將是醫管局未來另一重大挑戰。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