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只能回味 2021 年 01 月 17 日

梁家權

資深新聞工作者。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天橋底的牛丸》。

嘴角有鈎的馬友

當看到電視新聞專題報道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早兩日在鴨脷洲街市看到魚檔有十多條大小不一的馬友魚,有幾條嘴角仍有魚鈎。過去只見青根是釣的,幾乎每一條都有魚鈎,馬友則未見過。據說市場上的冰鮮馬友很多來自台灣養殖場,今次鴨脷洲的魚檔特別標明「海馬友」,仍留住魚鈎似乎要印證牠來自大海的野生魚。
看過新聞的翌日清早趕忙去鴨脷洲街市,偏偏那個魚檔還未開檔,奈何跟着有事要辦,迫於無奈帶着失落的心情離去,好不容易在中午抽出空檔再去鴨脷洲,但實不相瞞已打定輸數,事隔幾天還有海馬友嗎?
新聞專題報道說馬灣一帶近日來了很多漁船,影響了頻繁的海上交通,因此海事處偶爾派船驅趕,我的焦點不在航道交通,而是報道指漁船都是為捕撈馬友而來的。這帶水域是馬友的棲息地,現在正是當造期,即是天生天養的馬友啊!就因為這則報道,猜想鴨脷洲街市口含魚鈎的海馬友,應該來自本港海域了,更大可能就是來自馬灣。

梁家權攝

 


皇天不負有心人!中午來到鴨脷洲,魚檔已營業,慶幸還有海馬友,大條八元一両,細條六元,胃納不大,買了一條斤半重的,安安樂樂回家去。
每到街市,必到魚檔看看,看得多大致掌握何時是獅頭魚和海黃花的造期,一旦造期便要留意有沒有游水的,人生能吃一兩尾游水黃花和獅頭魚,夫復何求!早幾年到鹿頸及烏蛟騰郊遊,在沙頭魚海邊遇上漁船靠岸,漁工收網,網上竟然仍纏着一條不斷掙扎的黃腳鱲,即場向漁工洽購這條漏網之魚,並且趕回家宰之蒸之,鮮美無窮。想不到今次找睡了的馬友,竟然也如斯期待,應該是覺得牠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魚!
今回在電視看到釣馬友的熱鬧場面,有衝動想跟漁船去馬灣一轉,即使不能隨船,也希望在岸邊買到鮮活馬友,畢竟記憶中好像沒吃過生猛的馬友。
從鴨脷洲街市買回來的馬友,從肉質判斷仍算鮮貨,毫無懸念,一定是清蒸。馬友厚身且魚肉含魚肉較多,清蒸保留肉質的細膩軟滑。心想,若果是游水,豈非更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