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一生活新常態
去幾天假日,雖然部分景點人頭湧湧,不過過節方式有根本性的改變,以往大時大節好多人愛去酒店吃自助餐,現在基本上見到人多都驚,改為回家或去私人地方飯聚。中午過後,灣仔某五星級酒店外排出一條人龍,都是來領取外賣下午茶的,職員預知人多,將取餐地點改到宴會廳,原本放三層餐架上的小糕點集合到一個特製的紙盒中,再放在大紙袋內方便拿走。有人拿回家吃,也有人帶去公園開餐。
這家酒店的下午茶在價錢和品質上都算星級,一年前,誰會想過外賣?而原來大家又都接受了不必正襟危坐用精緻餐具去歎茶。
疫情下食肆損失了一年中最黃金的節日堂食晚市,變陣慢些都頂唔順。你會見街上好多人大包小包拿着外賣趕回家,連火煱套餐也可以買走,各款選料、湯底、醬料連餐具分別入好,回家只需將爐具拿出來已可開餐。也有人選擇買複雜的料理如西班牙海鮮飯配料連食譜,回家自己煮,反正晚上活動都取消,在家時間多着。

疫情下,上館子吃餐好的變成不是必然,反正一家人飯聚總比外面安全。宅在家多了,就會發現餐桌不夠大、椅子唔夠坐、梳化舊了、牆紙不夠靚,帶動傢私店和室內裝修生意紅火。
限聚對很多「無飯夫婦」來說都是大挑戰,本來以為只需幾個月就會回復正常,豈料過足一年都未有起色,看情況明年上半年也會差不多;當堂食變外賣成為新常態,食肆自然會縮減實體分店數目,侍應、洗碗工也不需要請那麼多,反而搞好網上訂餐流程是頭等大事,對店舖需求和店舖租金自然造成一定壓力。
「得閒出來食飯」是香港人的口頭禪,別看輕出街食飯這個習慣,飯聚是香港人消遣的重要方式,飯前行吓街購物,飯後睇場戲或上酒吧喝一杯,無飯吃似乎不成一個完整而美滿的晚上活動。所以限聚令下,對消費行業都有重大打擊。
朋友都說,疫情令家人相聚時間多了,壞處是原來家裏真的太細小,再者外賣用大量即棄餐具,試過一個火煱套餐要扔棄近三十個膠盒,十分內疚。
不過逆境中也有贏家的,最受惠之一應該是體育用品,聽做運動品牌的朋友說,市民不能外出泡溫泉滑雪,也沒有體育館開門,就紛紛改去遠足、露營、跑步,網上好多行山鞋、跑鞋、露營裝備都斷貨。
邁向二○二一,少見人、不行街、不堂食,網上ZOOM等很多非常態的生活,相信都有機會變成常態;一場疫症,改變了世情,也改變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