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名人專訪 2010 年 12 月 30 日

快人一步 李永銓

快人一步,理想達到,李永銓自小深明此道。

同學為會考拼搏,他中三已讀大一設計學院,十六歲搬去唐樓套房獨住,跟家人幾乎反面,都要按自己的路而行。

同年紀的在唸大學,他廿一歲已做美術總監,日文不懂得幾句,膽粗粗學人做駐日本通訊員,「當你年輕就乜都唔驚,人年紀愈大,睪丸素愈來愈少,人才愈來愈小心眼。」

開公司二十年,他成為品牌醫生,滿記甜品、one2free、皇后餅店改頭換面都出自他手筆。人家二十歲才開始的事業,他早人一倍時間完成。

李永銓近日舉行入行二十周年個人展,明年還會到內地五個城市作巡迴展出。過程雖然辛苦,但他覺得享受,「你有要求、希望有成果時,任何事都是辛苦,不過做到想要的成績,便不會計較太多。」

近日,李永銓為入行二十年舉行大型回顧展。記者被入口處一個如時光隧道的立體裝置吸引,穿過隧道,看到這位「品牌醫生」多年來的戰績:滿記甜品、惠康首選牌、英記茶莊等幾十個牌子。這樣深厚的資歷,記者以為李永銓一定是一把年紀。

迎面而來架着圓圓黑框眼鏡的他,卻是一張孩子臉。他愛以黑色幽默為品牌包裝,如滿記甜品,以生果怪獸襲地球為主題、化妝品Prosays用上枯乾的蓮蓬為保濕產品包裝、皇后餅店則用貌似曱甴的蜂后,破格得很。

「中國人太嚴肅了,做任何活動都很沉重,當日為滿記甜品設計內地推廣計劃,以生果怪獸打天安門等名勝作主題,最終改為本港建築物。」談起創作,他有說不完的話題。

為內地「上海牌」手表重新包裝,成功將平民化的手表,打入高檔次市場。

升價百倍

除了品牌包裝,他還搞設計網台Radio da da,又辦過雜誌,百足咁多爪,「只要想做,就會瞓身,最重要享受過程。」

他自言觸覺快,全因社會經驗比別人多,「one2free是個針對年輕人的電訊品牌,『V』字手勢正好是他們的語言,你有冇見過七十歲阿伯會這樣?」

將品牌玩得咁大,客戶會反感嗎?「當然有,和客戶就如兩公婆,就算你賢良淑德,都要看你老公是否一個好男人,否則同牀異夢都冇用。」

得意之作之一,是為老牌「上海牌」手表重新定位,「他們的手表最貴賣一千幾百元,但計劃推出限量版陀飛輪手表,要賣十五萬元,一年內升值一百倍,梗係難啦!」他找鐘表設計師聯手改造形象,限量五十隻,結果在三個月內沽清。

李永銓為滿記甜品設計卡通化形象,以鮮明的黃色作背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危機感

出身小康之家的李永銓,有一兄一妹,父母經營生意,他從小就愛畫畫,視紙筆為「殺父仇人」,「爸爸不准我拿走報紙,因為每日有報紙派來,我就二話不說畫到份報紙花晒,搞到爸爸睇唔到。」

愛繪畫,亦看愛書,最喜歡到小童群益會借書,試過將看過的小說畫成圖畫版。他人生第一個繪畫獎,亦是由該會頒發的。

成年人才會有的「中年危機」,李永銓在中三經已爆發,「自小太愛幻想,看到天橋底有露宿者,已懂得驚自己會否變成這樣。看到學生讀完中五,又為升大學拼命,讀得書就好啫,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開始有種危機感。」

除了商業設計,李永銓還有純藝術創作系列《毛澤東》,「毛澤東是中國的icon,想以幽默的手法,表達中國近代的發展,絕無貶低他之意。」

李永銓多年來的獎座放滿辦公室,更有不少寄存在倉庫中。他不諱言,獎項是為公司宣傳的工具之一。

年紀小小,自行想出路,當時只有畫畫是強項,決定讀設計,父母卻十分反對,「設計在當年被認定是不務正業,那年早上返學,晚上讀設計,十一、二點回家還要做功課,父母莫名其妙,索性熄燈迫我睡覺。」

當年讀大一設計學院,全班年紀最細,「所有學生都廿幾歲,得我一個十幾歲,穿着校服去上堂。」讀完「大一」,再讀「集一」,著名設計師靳棣強是他的導師,李的熱忱感動了院長,甚至想將學校交給他打理,那時他只有十九歲。

他又參與電影文化協會,接觸到徐克、許鞍華、羅卡等新浪潮導演,發現天外有天,「同學還在傾談哪兒買平衫,幾時去party,我已經睇緊卡夫卡的作品,投稿去《年青人周報》賺稿費。」

他很滿足於比同年紀的人「行得快」的狀態,自覺與別不同。問他危機感何來?他說可能是父母工作繁忙,自幼由外婆照顧,個性變得獨立,「很少與兄妹玩,習慣有問題,自己一個去搵答案。」

李永銓興趣多多,駕小型賽車近二十年,但說到最喜愛的興趣,還是設計。

升中時,他已自己選校,「因為愛踢波,被鄧鏡波中學的兩個球場吸引。揀學校時,和家人說已選好,叫他們陪我面試。」

為了考入理工學院(理工大學前身)設計系,由文科轉讀理科,目的為儲夠學分,「鄧鏡波理科出名,五科成績好已足夠入理工,於是專攻五科。」

入讀後,他發現內容一早讀過,返學第一堂做完全年功課,「行得快過其他同學,係有少少優越感。」

大整蠱

十六歲獨自租住北角套房,月租七百元,「去畫插圖、派傳單、又做麥當勞養自己。」說他反叛,他直認不諱,「反晒面咁滯,不過媽咪好冷靜,知道我是決定一切的人,惟有獨立,才可找回平穩的感覺。」

年紀太輕,面對社會的老謀深算,始終蝕底。理工畢業後第一份工即中招,被同事針對,皆因過了試用期即升任設計師,「有些人做了四年都做不到。」

八七年獲雜誌邀請去日本當通訊員,又遭人整蠱,「不懂日語,去到日本才發現同事給我的資料全是錯的,但我好勝,翌日找回正確的資料。」經常這樣赤膊上陣,不鹵莽嗎?

「我都會盤算,但不是九成,而是兩三成已經決定做;現在做人會穩陣咗,人年紀愈大,睪丸素愈來愈少,就會愈來愈小心眼。」

著名設計師靳棣強,昔日是李永銓的導師,直至今天,兩人仍然私交甚篤。

廿一歲當上美術總監,買下人生第一層樓,「那個年代,你肯搏命就能dreams come true,我比其他人早三、四年發展,才能快人一步。」那是否鼓勵人早些工作?「不是,而是早點面對社會,當人到三四十歲才來面對問題,免疫系統開始退化,小問題都會變成大問題。」

「六四事件」後,他開辦設計公司,扎根香港,「我反而覺得香港不會走下坡。」

二十年來,他取得超過五百五十個獎項,包括香港藝術家年獎、被喻為設計界奧斯卡的紐約「One Show」金鉛筆大獎等。

人生剛踏入半百之齡,是時候唞了嗎?「無目的的人,二十歲等到三十歲,等到死為止,不能因為年紀大而不去思考,我還等緊第二浪、第四浪、第八浪o架。」李永銓雖比別人早上岸,卻不肯停下來。

年輕時的李永銓,曾梳「冬菇頭」,他自言年少反叛,加上大膽、愛冒險的性格,曾令他與家人關係變差。

李永銓有份創辦的網台Radio da da,成立兩年,每星期都請來設計師訪問,他身旁為著名藝術家「又一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