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花樣城鎮:科馬
作為上萊茵省(阿爾薩斯地區兩個省之一)的首府,科馬從一九八四年起,已經被評為法國的 「四花城市」,這個比賽每年有超過一萬個法國城鎮參加,只有二百一十一個可以得到「四朵金花」。這個全國性的選美大賽中,科馬還多次獲得終極的「花樣城鎮」大獎(Grand Prix national du fleurissement),證明其國色天香、沉魚落雁,足以艷壓群芳,威震法國。
這般大名鼎鼎,自然遊客似雲來,比上午小鎮的遊客更多十倍。河船Tauck的本地導遊Adrienne帶我們穿過人牆,到了安靜一角,開始介紹這個選美冠軍的秘密。
「城牆是十三世紀的,這些彩色木條尖頂屋也有五百年歷史了。大家留意一下,半木屋的第二層比第一層寬大一些,因為中世紀以一樓石頭地基來徵稅,大家將一樓縮小些,為了省稅。」原來高尚的法國人也懂得潛建啊!這些中世紀潛建毫不損害其「花樣城鎮」的美譽,香港喜歡潛建的人應該很羨慕。

法國「花樣城鎮」科馬,令人樂而忘返。

平靜如鏡的水面,還有聖誕樹裝飾和天鵝,哪裏像賣菜的市場?
「大家看看這石門上,都雕刻了主人家的工作性質,這屋子是個木工之家,因為門上面雕了一把斧頭;這家是建築師,因為雕了一把圓規。」沒有Adrienne這麼專業的導遊,我們到了花樣小鎮,也只是走馬看花啊!
經過紅磚有蓋市場,有運河包圍,平靜如鏡的水面,還有聖誕樹裝飾和天鵝,哪裏像賣菜的市場。
經過一個小巷,樸實無華,沒有任何窗飾,窗子全部關閉,「這裏是Petite rue des tanneurs,染匠小路,因為以前染坊氣味太大,他們的木窗都是實木,以防氣味傳出來。」染匠小路的盡頭,就是漂亮的綠頂大屋,那是十三世紀的海關大屋,後來改為阿爾薩斯地區協盟開會的地方。
旁邊的綠色大屋外牆,門上寫了建於一四一九年,用木頭刻了個紅帽有鬚染布工匠,代表這裏曾經是染布工房。一四一九年時為明朝永樂十七年,我怎麼就在中原大地上,看不到任何當年的明朝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