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0 年 12 月 25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體檢

新冠肺炎令不少人更關心自己健康,卻同時令不少人沒有採取保障個人健康的應有行為,包括感到不適時並無到醫院或診所求醫,以減少可能接觸新冠病毒的風險,而事實上,腫瘤的每月新症確診宗數也與疫情上落有關。
疫情與腫瘤這較為嚴重的疾病尚有影響,何況體檢?雖然大眾現時或會延遲進行體檢,但體檢在近年愈來愈受重視,大部分人做體檢都希望找出是否患上嚴重疾病如腫瘤。不過,真正有足夠證據支持以全民普查找出腫瘤的做法,則只有子宮頸癌和腸癌,其他較具爭議性的如乳癌、前列腺癌、肝癌和鼻咽癌,都主要為高危人士才需要接受檢查。要決定某種癌症是否需要推出普查,考慮的因素包括有關癌症在總人口或某年齡層的發病率、普查能否找出發病前(即沒有病徵)的腫瘤以減低癌症的嚴重性;還有普查結果的準確度是否足夠、會否出現假陰性、假陽性、費用是否大眾化等等,如考慮這些因素後得出的好處比壞處更多,方值得全民推行。值得一提是,即使部分癌症的普查仍具有爭論,針對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 風險因素進行的檢測則已被確定有好處,如血壓、糖尿、體重這些被驗出有問題的話,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而得到改善,繼而避免心血管、腦血管病、及腎功能損害。

 

 


美寶於四年前眼見一位好朋友患上乳癌後接受化療,出現脫髮及其他不適,讓她當下決心接受乳房X光檢查,經檢測後確實她也患上乳癌,幸好腫瘤尚小,接受保留乳房手術後由腫瘤科醫生跟進。當時腫瘤科醫生跟她解釋,她的腫瘤小,復發性低,手術後只要加上放射治療和荷爾蒙治療便可,毋須化療。這一下真的令一直擔心要面對化療的美寶放下心頭大石。
其實,美寶自成為乳癌患者,便大力建議同齡朋友接受乳房檢查以及早發現癌症。近兩年,她見社會積極游說政府要推行免費乳癌檢查,卻遲遲未有落實,實在感到無力而悶悶不樂。最近覆診,她和腫瘤科醫生表達了想法,醫生明白她的用意,因為美寶作為體檢的過來人和受益者,當然着眼檢測有助早期診斷,令她整個治療過程相對簡單;不過,反對全民普查的人士認為普查沒有減低乳癌在進行普查的地區之死亡率,而這已獲不少歐洲研究證實;另外,乳癌普查的假陽性結果,可會令當事人要接受一連串不必要的檢查,包括創傷性大的抽取組織化驗。更重要的是,普查可能會發現一些惡性程度低而可能在該患者一生中都不會發病的腫瘤,令患者得承受不必要的治療及副作用。
醫生續說,美寶當時也可能是這類惡性程度低的腫瘤,不體檢的話可能一生都不會發病,不過幸好她對治療反應良好,造成相對少的傷害。二○二一年將至,醫生提醒她可學習用客觀心態去了解和分析事件,以平常心過活,作為新一年的目標吧。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