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妳是最美
「妳就是整池蓮花中開得最燦爛的那朵。」這是印像派大師莫奈曾經和他最愛的妻子卡蜜兒在欣賞滿池睡蓮時,愛人間一句甜蜜的話語。
莫奈晚年在他龐大的家宅裏,到處可見的是不同形態的蓮花,以及處處皆是花草扶疏,有如置身於童話故事中才有的仙境。莫內晚年幾乎就在這一棟花園洋房中度過,也創作了為數驚人的傳世作品,其中很多是與蓮花題材有關,相關作品據統計約有250幅。而莫奈的《睡蓮》系列成為印象主義畫派的代名詞。

香港慈山寺,歡喜地蓮花池。

莫奈《蓮花》,1917-1919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很多人都知道,歐洲的印象派畫派不論在構圖方式還是色彩效果上,皆受到日本浮世繪的深遠影響。而近年來,有學者提出莫奈的《睡蓮》系列很可能直接受到佛教的影響。美國學者Jacquelynn Baas在Smile of the Buddha, Ester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Art From Monet to Today(《佛陀的微笑:東方哲學和西方藝術-從莫奈至今日》)一書中,論證莫奈生前有來自東西方的朋友,多位都潛心研究佛學。而畫家對於睡蓮年復一年的觀察,已經進入冥想境界,其畫作表現蓮花生死以及在光影中的變化,體現了佛教無常的概念。
蓮花在佛教藝術中有重要含義。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啟發我們生在濁塵的世界,不要受世間邪惡污穢的侵擾和影響。居住法國的一行禪師,曾經用蓮花比喻解決痛苦的智慧,「No mud, no lotus」,沒有淤泥,哪有蓮花?我們都明白,人生不可能全是快樂的,當面對苦時,解決的第一步是學習調整我們對於苦的抗拒心態。幸福的秘訣是要覺知和轉化痛苦,不逃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憂悲苦惱。學習正念生活,有助建立擁抱自己情緒及身體苦楚的內心力量,並讓它平靜下來,即時帶來輕鬆、自在及清明。欣賞莫奈的睡蓮,當我們專注在畫中柔美的色彩時,那一刻就是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