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2020 年 11 月 24 日

李耀輝(義覺)道長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

黃大仙祠的麒麟文化(續篇)

二○一四年,「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的區域性民俗文化,與嗇色園申請的「香港黃大仙信俗」同時榮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說互相輝映。說起麒麟文化,本人想起了一段因緣,早於十多年前(亦即嗇色園進行九十周年擴建維修時),已把麒麟文化融入道教宮觀建築中,一度引起很多研究「宮觀文化」學者的注意。
當年本園在構想黃大仙祠之擴建藍圖時,除了把道教星斗文化融入於太歲元辰殿,同時亦把園內供奉孔聖先師之「麟閣」所蘊藏的麒麟文化,加以運用及弘揚。麒麟由我國上古華夏時,已有「仁獸」、「瑞獸」之美譽,而「四靈」之「龍」及「鳳」等靈獸,亦早為帝王所喜愛;其中唯獨麒麟被民間喻為祥瑞的代表,並廣泛地為民眾所珍愛。

嗇色園九十周年紀慶時製作的「銅麒麟擺設」,右足前靈符是道教的「保命護身符」。

 


回想當年,本園特地邀請廣東鑄造廠的萬緒德教授前來一起參與設計,希望把歷來為儒者所尊重之麒麟,應用到宮觀建築中,成為鎮守山門的靈獸。當時鑄造專家萬教授在設計時,提議把古籍記載的「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等集於一身的麒麟加以藝術化,本人亦提出了把麒麟的頭部毛髮及尾部,展現出「火焰」之威猛及氣勢。此火焰形象,其靈感主要來自傳說中麒麟有「吐火」及「聲大如雷」之說法。鑄造廠在本人多次的修改「泥模」下,最後才鑄造出一對極具威靈之鎮守山門的麒麟靈獸。自此,本園便以一對「銅鑄麒麟」來替代傳統的「石獅」坐鎮山門,而這對具有辟邪、護法及吉祥之銅麒麟,甚受善信愛戴。
當年,因應與萬緒德教授之合作,本園又把此獨特之麒麟設計様式加以修改,製作成「銅麒麟擺設」,作為九十周年贈與來自世界各地嘉賓及同道好友之紀念禮物。為此,我仔細翻閱了全真道科儀之匯輯《廣成儀制》,在有關拜斗經本中參考了一道「保命護身符」;本人借此「靈符」加入銅麒麟擺設,並親手在符頭上畫上「金光篆」,成為一精美之金色靈符,並在設計上由麒麟的右腳所捧着。另外,在設計時,我亦着意於銅麒麟擺設之底座加上祥雲,像神獸從天而降;又在兩邊及背後,刻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嗇色園黃大仙祠」及「二○一一年九十周年紀慶」等款式,贈與嘉賓同道。此銅麒麟擺設既可以鎮宅,又可留作紀念,每一位嘉賓收到後都珍而重之。此座擺設除了有傳統之民俗文化,又有道教文化色彩;所以它除了有鎮宅、庇佑平安及美好祥瑞之寓意外,更有福祿、長壽的祝願。
感恩的是,本園山門的「銅鑄麒麟」及紀念禮物之設計,得到眾多善信,甚至不少學者、教授的熱烈回響。有一位民俗學的教授曾告知:「傳統上普遍認為『麒麟送子圖』的年畫所附予的祝福:『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這已很有意思。想不到,您將此神獸再附加了道教的靈符,使其成為道觀之守護神獸及家裏之風水祈福攞設,將麒麟文化傳播海內外,別具意義。」由於麒麟文化別具意義,本人正計劃來年一百周年紀慶之廟會,特別安排「舞麒麟」來坐鎮及辟邪,為香港社會帶來瑞氣、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