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投資樂園 2020 年 11 月 25 日

林一鳴

本地資深股市及樓市投資者,重點研究波浪理論、財技和投資心理學等,擅長用故事形式比喻市況和分析經濟熱話。

點解咁多年輕人失業?

政府統計處上周公布,今年八月至十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4%,但年輕人失業率的升幅,遠較年長人士為高:15至19歲的失業率是22.5%,20至24歲是19.7%,25至29歲是 7.9%,至於在30歲以上的組別,只是略為高於4%,就連60歲以上的失業率也只是5.7%,遠較年輕人為低。29歲或以下失業人數,在去年同期只有4.65萬人,目前已經升到8.17萬人,升幅高達75.7%,非常厲害。
如果拆分性別來看,年輕男性比女性的失業情況更加嚴重,男性在15至19歲、20至24歲及25至29歲的失業率是26.5%、22.3%及9.5%,而女性就是17.9%、17.2%及6.4%,年輕男性失業率比女性高出一半以上,共有4.7萬人失業。
俗語說,二十幾歲決定人的一生,這段時間是事業開拓的黃金時期,要完成三十歲前的積累……但點解咁多年輕人失業?是他們搵唔到工,或是唔想搵工,有工唔想做?
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我相信應該是搵唔到「期望的工」,而不是搵唔到工,也許是普及專上教育帶來「期望與落差」的問題。今天的年輕人,完成中學畢業以後,超過一半都會繼續進修,但最慘是學歷卡在中間的一群人,拿着副學士、高級文憑或二線大學的非專業學歷,進入社會工作拿到的工資,隨時比一個小學未畢業的人還要低,與一線大學畢業生競爭,第一回合就被人DQ出局;至於做一些勞動力的工作,又會覺得自己讀咗咁多書,點解要咁委屈?結果這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目前持有副學士資歷的人,失業率高達9.1%,而小學都未讀完的失業率就只有6.8%。

目前香港仍由六十後主導着商業社會,中層管理集中在四五十歲的人,年輕人要找機會向上移動,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當然社會普遍富裕的情況,也讓很多年輕人冇心機搵工,反正留在家中好食好住,出去捱要由最低層做起,工作十年都未必有人工加,高人工的工作又搵唔到,倒不如留在家中睡覺。
另一原因是社會上流的情況。在內地今天的商業環境中,八十後已經佔據最重要的位置,九十後亦已經上位,三十歲坐着中高層位置的人,在內地非常普遍,如果是一些創科公司,更加是二十多歲就出頭了。但目前的香港呢?仍由六十後主導着商業社會,中層管理集中在四五十歲的人,年輕人要找機會向上移動,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可能你會說:只要年輕人肯努力,就可以打贏老鬼,爭取向上流的機會啦!但香港的教育制度,仍停留在五十年前「靠記憶拿高分」的模式,學生二十年的學習生涯中,基本上八成時間都是靠記憶,背書越多分數就越高,但這些技能在進入職場之後,就沒有太大競爭力。我看過今天學校課程的Syllabus,與數十年前基本上是沒有分別,但今天購買一張128GB的記憶卡只要數十元,試問學生用二十年的時間背書,可以超過一張128GB的記憶卡嗎?可以超過Google免費給你查閱的資料庫嗎?學生花了二十年的努力,科科拿A拿到5**,但進入職場後靠着這些背誦的知識,根本唔夠班老鬼競爭,很自然就比下去,無心機工作了。